当前位置:学术报告

“疾病标志物的高效与原位检测策略”

发布日期:2017-4-10 15:34:58 访问次数:1092

报告时间:2017年4月13日09:00
报告地点:第三会议室
报告题目:疾病标志物的高效与原位检测策略
报告人: 鞠熀先  教授
 

附个人简介:
       鞠熀先,1964年11月生。1986、1989、1992年分别获南京大学理学学士、硕士与博士学位,1996-1997年为加拿大Montreal大学博士后,1993年聘为副教授,1999年聘为教授、博士生导师,1999-2005任分析化学教研室主任,2008年任南京大学现代分析中心副主任,2009年任生命分析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2011年任“生命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2015年选为国际电化学会会士、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
       鞠熀先教授曾为爱尔兰国立大学,德国Potsdam大学和Münster大学短期访问教授。2003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05年成为国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项目负责人,2007年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10年选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009年成为“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兼任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电分析化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化学传感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化学会分析化学学科委员会副主任、有机分析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生物检测监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副理事长,江苏省化学化工学会分析化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分析测试协会副理事长,2005年至今任重庆医科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为分子诊断与生物分析化学,主要研究领域为免疫分析、细胞分析化学、纳米生物传感和临床分子诊断。发表论文575篇(SCI刊物518篇,>3.0刊物382篇,>5.0刊物251篇);专利31件(20件授权),中英文专著、教材8部(其中Elsevier和Springer出版社3部),8部英文专著和8部中文著作专章各1篇;论文被SCI刊物引用20931次(他引19725次),h-index为78 (Google Scholar的引用24906次,h-index为86)。获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梁树权分析化学基础研究奖、江苏省青年科学家奖称号,2001、2009、2013年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3项,2008、2009、2014年获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一等奖3项,2008、2009年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2011、2014、2015、2016年江苏省科学技术一等奖3项(2项合作)、三等奖1项(合作)等,曾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二完成人)2项。
       兼任《Frontiers in Analytical Chemistry》、《J. Sensors and Instrumentation》主编,《J. Anal. Testing》与《Telomere & Telomerase》副主编,《Sci. Rep.》、《Electroanalysis》、《Sensors》、《Anal. Lett.》、《中国科学:化学》、《Chin. J. Chem.》,《分析化学》等SCI刊物编委,以及《Curr. Trends Biotechnol. Pharmacy》、《Am. J. Biomed. Sci.》、《J. Tumor》、《World J. Gastrointestinal Oncol.》、《World J. Critical Care Med.》、《Canadian J. Biotechnol.》等国际刊物编委,《药学学报》、《分析科学学报》、《中国肿瘤外科学》、《分析测试学报》、《分析试验室》等刊编委。